淺談兒童早期矯正- 把握黃金治療期

30 Oct

大家好,我是許仲傑醫師

延續上一篇文章,

以下和各位家長們聊聊評估的時機和治療方式。

評估的時間點?

1. 若4歲尚未改掉吸手指或奶瓶的習慣

2. 磨牙習慣嚴重,上排牙齒明顯變短

3. 小學3年級之前(9歲前)

一般建議可於6-7歲評估

(1)功能性矯正器建議6-9歲治療,較能達成以良好習慣引導齒顎矯正的功能。

(2)齒顎擴弓則建議上顎生長板縫隙關閉前(約15歲以前,男女略有差異)。

治療方式

1. 改變習慣

例如:磨牙、吸手指、舌頭前伸、口呼吸、駝背而頭習慣後仰等等。

透過不同的矯正裝置

例如:活動式能拆下來休息的功能性矯正器、

或是固定在口內只能透過醫師拆卸的矯正裝置,

練習以及養成較健康的習慣。

這個項目是孩子和家長們的考驗,

可配合醫師找出最適當的方式,幫助孩童養成新的習慣。

2. 訓練肌力

透過不同的運動,以及適當的輔具

訓練較弱、較少使用的肌肉。

例如:訓練橫隔膜呼吸力量、訓練唇部口輪匝肌力量 (如首圖)。

3. 改變構造

改變牙齒排列或是增加牙齒排列的空間,把握生長趨勢更可能引導骨頭的擴張。

療程例如:擴弓器、活動式功能性矯正器、固定式矯正器、隱形矯正。

4. 追蹤

通常需定期回診,幫助新習慣的建立,以及觀察生長的變化。

早期矯正的目標?

讓孩子提早養成好的習慣,擁有健康身體,進而得到健康的齒顎排列。

把握黃金治療時期更能讓矯正過程事半功倍喔!

第一次看到此篇文章的朋友,歡迎連結系列文章上一篇:淺談兒童早期矯正- 我的孩子需要矯正嗎?

我是許仲傑醫師,歡迎大家帶小朋友來診所評估是否需要矯正喔。

Shar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