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兒童早期矯正- 我的孩子需要矯正嗎?

20 Oct

大家好,我是許仲傑醫師

凌亂的牙齒排列除了美觀、發音、咀嚼的問題,也是不易清潔容易造成蛀牙的原因。

以下分為兩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很多家長的疑問,我的孩子需要矯正嗎?

早期矯正包含了孩子的「習慣導正」「口腔矯正」,也是把握生長黃金時期的治療方式。

而適當的早期矯正也能減少二次矯正的難度或機會

什麼情況需由醫師評估?

1. 牙齒排列擁擠

通常在家長清潔牙齒時便能發現,難以清潔也是小朋友的蛀牙原因之一。

2. 門牙暴牙

外觀上經常伴隨上嘴唇略翹,容易出現在長期吃奶嘴或咬手指的孩子。

3. 門牙牙縫過大

常發生於上排門牙萌發後,正中門牙牙縫大於2mm,需經醫師判斷是否有繫帶或是多生牙的影響。

4. 錯咬

俗稱地包天,自然咬起牙齒時,下排牙齒邊緣超出上排牙齒, 可能出現在門牙犬齒或是後牙臼齒區域。 乳牙錯咬導致下巴常咬在較「前方」或「外側」的位置 , 使恆牙萌發後依然為錯咬,可能進而影響正常顎骨發育。

5. 開咬

自然咬起牙齒時門牙無接觸,常發生於習慣「口呼吸」的孩童。亦可能因為鼻過敏導致習慣用嘴巴呼吸。

6. 深咬

自然咬起牙齒時說“一”,看不到下排門牙,或上門牙重疊下門牙過多。

7. 講話不清楚

舌頭位置較往前,或是舌繫帶影響。

8. 磨牙嚴重

研究指出15%的孩童或青少年可能有磨牙的習慣,通常發生在夜晚睡覺,若明顯有「牙齒變短」的情形建議評估。

原因是什麼?

1. 遺傳

2. 舌頭習慣前頂牙齒

3. 吸手指頭/奶嘴/奶瓶

4. 口呼吸

5. 唇/舌繫帶影響

6. 多生牙

7. 疾病

若發現孩子有以上的情形請不用緊張,成長過程中依不同階段有不同提供協助的方式。

建議和醫師聊聊,定期檢查牙齒,把握黃金治療期。

我是許仲傑醫師,下一篇文章將和大家談談早期矯正評估的時間點,和不同的治療方式,謝謝大家!

Share: